遷村

屏東縣獅子鄉|內文村

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|| 人類學組共通欄位 || 聚落資料庫 || Union Catalogs of Digital Archives, Taiwan

聚落中文名稱:內文村
聚落原住民語名稱:tjakuvukuvulj
本村現在位於楓港溪上游左岸,楓港溪與里仁溪分水嶺西方約1公里的地方,分為內文一巷、內文二巷、及內海三個部落。本村往昔有四個聚落組合而成,原居住在枋山溪支流內文溪左右岸,是一個歷史悠久、勢力龐大的部落,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。不過光復之後,因為原址不利農業,民國37年間村民公議遷村事宜,自37年4月至39年10月間,分批移住。除大部分移至現址外,約有四十戶一百六十人,約八戶分別遷往現在楓林、內獅、獅子、牡丹、南世等村,兩大頭目家族也分別遷至牡丹鄉東源村及獅子村中心崙部落。此外,自民國37年到73年止,約有十戶居民由草埔村遷入本村。本村位於深山中,靠南迴公路以外聯絡,交通並不便,青壯年都外出工作,留在村中只有老人、小孩。受氣候影響,本村附近有濕地、沼澤與雨林等熱帶才有的地形,是為一大特色。
聚落平均標高:179、665

屏東縣獅子鄉|獅子村

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|| 人類學組共通欄位 || 聚落資料庫 || Union Catalogs of Digital Archives, Taiwan

聚落中文名稱:獅子村

聚落原住民語名稱:tjuvaw

本村現位於楓港溪與枋山溪之間,無名溪右岸之地,南距楓港約5公里。本村為民國35年後,由數個部落合併所組成。本村分為本部落及中心崙兩個聚落,因部落前有山狀似雄獅,故名為獅子村,後於曾改為和平村,民國82年又再改回獅子村。

聚落平均標高:0、901

 

葉神保 || 排灣族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 || 2002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

本村為散點聚居,有101戶58人(簡榮聰1996:612),居民全為內文社群之部落遷徙此地,分兩處生活圈,一為本村北方之中心崙,二為本村南方之獅子社區。

屏東縣獅子鄉|內獅村

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|| 人類學組共通欄位 || 聚落資料庫 || Union Catalogs of Digital Archives, Taiwan

聚落中文名稱:內獅村

聚落原住民語名稱:kacedas

本村現位於南勢湖溪出口左岸山麓,由四個部落在民國29年到38年之間,陸續遷移至現址所形成。日據時代本村稱為內獅頭。本村設有內獅國小,位置在南迴鐵路與屏鵝公路之間,交通便利,本校足球隊曾多次參加國際比賽,獲得佳績,為國爭光。

聚落平均標高:0、1068

 

葉神保 || 排灣族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 || 2002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

臺東縣達仁鄉|安朔村

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|| 人類學組共通欄位 || 聚落資料庫 || Union Catalogs of Digital Archives, Taiwan

聚落中文名稱:安朔村(南田聚落)

聚落原住民語名稱:aljungic

本村分為安朔本村與復興社區兩部分,前者位於安朔溪左岸河階,後者則臨台9線南迴公路旁。 本村為達仁鄉治所在地。日據時代於此設阿塱衛駐在所,並於1933年建立阿塱衛社,其後有不同地域的排灣族(Paiwan)人陸續遷入本村。本村於民國36年依其語音簡稱「安朗」村,後因筆誤而成「安朔」村。村民除了外出工作以外,也種植小米、地瓜、芋頭及花生等傳統的旱作。往昔曾經種植過水稻,但南迴鐵路開通後,工程將安朔溪的溪水調往加羅板溪,因此水稻田不復見。村民曾以香茅草、香菇及甘蔗為主要農產,但已隨時代演變而沒落。本村設有安朔國小,學區含括鄰近的森永、南田兩村。

聚落平均標高:4、1102